基于前述纳米碳酸钙晶形对聚氨酯密封胶制品性能的影响,以市场主流的立方体形纳米钙为基础复配其他晶形纳米钙制成复合粉体HPCC-1等8个试样(表6),并分别填充单组分聚氨酯密封胶,得到试样RTV-1一等,见表7。
新版国家标准《硅酮和改性硅酮建筑MS密封胶》将于2018年8月1日实施。与旧版(2003版)相比,主要变化在于,在标准适用范围方面,新标准相比2003版在适用于单组分有机硅MS密封胶的同时,增加了多组分有机硅MS密封胶,以及单组分和多组分改性有机硅MS密封胶。
图2反映了聚氨酯密封胶的质量随时间的下降速率。电力和碳氢火灾升温模式对应的最大失重速率比标准灾升温模式大,这也侧面反映了这2种火灾更猛烈,升温条件更严酷。其次,在30= 60 min,标准火灾升温下的聚氨酯密封胶质量损失速率曲线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峰值,可能是随着温度的持续升高,热量的积累冲破了聚氨酯密封胶在燃烧过程中形成的炭层结构。
JT2MS密封胶的粘接强度下降幅度最大,当热老化时间为2 400 h时,该试件的粘接强度为0.636 MPa,JT3,JT1MS密封胶的粘接强度均大于该试件;而JTlMS密封胶在90℃时,依然可以保持最高的粘接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