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基橡胶和中分子量聚异丁烯的配比能够调控交联密度和模量;随着PIB8950与丁基橡胶的配比从1: 9增加至1: 1,MS密封胶胶料硫化特性数据中的△M随之从0.13减小至0.06,热处理微交联化后的MS密封胶胶料剪切储能模量和复合粘度均有减小。
均匀剂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丁基防水嵌缝胶胶料地表面粘性和加工过程中各组分的湿润性。但均匀剂添加份数过多,会对丁基防水嵌缝胶胶料硫化后的力学性能造成明显的下降,导致本体强度下降,弛豫时间缩短,永久变形也会增大。
从以上图表不难发现,菇烯树脂和C9树脂的增粘效果较好。若不加入增粘树脂,则硅烷改性聚氨酯密封胶胶料剥离强度仅仅只有1.2kN/m,而3.75份菇烯即可使得硅烷改性聚氨酯密封胶胶料剥离强度增加至2.SkN/m。
PIB2300用量对MS密封胶胶料持粘性的影响减少低分子量聚异丁烯的用量,虽然会降低MS密封胶胶料的表面粘性,但会增加MS密封胶胶料模量,但能够避免过多聚异丁烯与丁基橡胶接枝造成的交联键过少,从而减少MS密封胶胶料的冷流,延长弛豫时间。下图4-39为P1B2300用量对MS密封胶胶料持粘性的影响。
本节采用以下测试方法:将2mm丁基防水嵌缝胶胶料涂敷于2mm硫化胶表面,热处理后微交联化,将针头来回扎透密封胶和硫化胶片同一位置3次,测试存在破孔时此样品能够不漏气的最大压力,以此直接表征气密胶的自封堵性,具体方法详见第二章。
聚异丁烯系列材料的分子结构决定了其气体扩散系数和气体渗透性较小,具有优异的气密性,适宜作为丁基防水嵌缝胶。聚异丁烯系列材料的分子结构决定了其气体扩散系数和气体渗透性较小,具有优异的气密性,适宜作为丁基防水嵌缝胶。中分子量的聚异丁烯结构单元与丁基橡胶相同,故与丁基橡胶基体有着极佳的相容性,混合容易。
促进剂DM对澳化丁基橡胶为基体的硅烷改性聚氨酯密封胶胶料的持粘性的影响。本节硅烷改性聚氨酯密封胶胶料所测持粘性是按照标准GB/T4851-2014所测,测试长度为40mm,本节以促进剂DM的份数为变量,对比测试了其持粘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