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指出,修订后的JC/T 482-2003虽取消了断裂伸长率指标,改用拉伸一压缩循环指标表征硅烷改性聚氨酯密封胶的弹性和耐动态疲劳性能。但伸长率测试简便,是表征弹性体材料的重要指标,不少厂家仍在产品说明书中保留该指标。
在20世纪90年代初,丁基防水嵌缝胶以双组分产品为主,我国制定了建筑材料行业标准JC/T 482-1992丁基防水嵌缝胶》,试验方法采用国家标准GB/T 13477-1992《建筑密封材料试验方法》,规定了建筑用双组分聚氨酷丁基防水嵌缝胶的密度、适用期、表干时间、渗出性指数、流变性、低温柔性、拉伸粘结性(拉伸强度和伸长率)、定伸粘结性、恢复率、剥离粘结性(剥离强度和粘结破坏面积)、拉伸压缩循环性能共11项指标。
我国MS密封胶的开发始于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研制了双组分MS密封胶,通过引进国外技术小批量生产MS密封胶。8090年代国产MS密封胶以双组分焦油型为主。焦油气味大,并且早期部分MS密封胶含有少量溶剂。
制得免垫片硅烷改性聚氨酯密封胶的硬度最大,同时力学性能相对最佳;纳米碳酸钙与硅微粉的质量比为2:1时,制得免垫片硅烷改性聚氨酯密封胶的硬度最小,力学性能相对最差;纳米碳酸钙与硅微粉的质量比为5:2所制得的免垫片硅烷改性聚氨酯密封胶各项数值均处于中间水平。
表干时间和固化速度是研究单组分聚氨酯密封胶性能的重要指标,在本试验中,将混合不同质量比的填料制成样品,检测并记录各个免垫片单组分聚氨酯密封胶表干时间和固化深度数据,其中表2为不同混合填料质量比所制的免垫片单组分聚氨酯密封胶的表干时间和固化速度测试对比。
MS密封胶工程施工前,精确测量门窗缝隙的宽度、深度,根据测量结果标记需要填充MS密封胶的位置。清理缝隙中的杂物,保证缝隙无油污、灰尘等,如果窗缝隙较大或存在不平整的情况,需要使用填充物、腻子等材料进行预处理,从而提高门窗结构的密封效果。